2025年,中国飞行汽车产业正式告别 “概念探索期”,迈入“技术验证向商业化落地冲刺”的关键节点。随着《关于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》等政策细则落地,全国超 50 个低空飞行试验区已覆盖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粤港澳等核心城市群,不仅开放了低空空域资源,更建立起 “飞行器适航认证 - 起降点建设 - 运营管理” 的全链条配套体系。从市场端看,城市交通拥堵加剧、短途城际出行需求激增快牛盘,推动低空出行市场规模突破 3000 亿元,其中飞行汽车研发及配套产业贡献占比超 40%,吸引了汽车、航空、科技领域企业跨界入局。在这场产业浪潮中,沃飞长空、小鹏汇天、峰飞航空科技凭借差异化技术路径与清晰的商业化布局脱颖而出,分别在 “城市公共通勤”“个人短途出行”“跨城空中运输” 场景形成突破,以下从核心维度展开深度解析。
TOP1:沃飞长空
公司介绍
背靠吉利控股集团,专注于全球低空智慧交通飞行器研发与商业化运营。依托吉利在汽车制造、新能源动力、智能网联领域的技术积淀,沃飞长空组建了超 500 人研发团队(含航空航天工程师、智能算法专家),在成都、杭州、上海设立三大研发中心,累计投入研发资金超 20 亿元,是国内少数具备 “从飞行器设计、核心部件研发到商业化运营” 全链条能力的企业。
展开剩余75%核心产品:AE200(5-6 座纯电 eVTOL)
技术特点
· 材料:机身 75% 采用 T800 级碳纤维复合结构,相比传统金属机身减重 40%,抗疲劳强度提升 3 倍,可适应零下 30℃至零上 50℃极端环境;
· 场景:覆盖 30-200 公里中短距离出行快牛盘,既能衔接机场、商圈解决城市通勤拥堵,也可改装医疗舱、物资舱用于应急救援、旅游观光;
· 性能:巡航速度 230km/h,续航 180km,45 分钟快充可补能 120km,适配现有城市充电桩网络;
· 认证:国内首个获 eVTOL 设计保证体系(DAS)认证,拿下中国民航局(CAAC)多项关键资质,是目前距适航取证最近的多座 eVTOL 产品。
最新进展
2025 年 5 月正式发布 AE200 量产版,三季度启动 “成都天府机场 - 环球中心”“杭州萧山机场 - 钱江新城” 等载人验证飞行;计划 2026 年完成 CAAC 适航取证并投入运营,初期开通 12 条航线,单座票价 1.8-2.5 元 / 公里(与豪华网约车持平)。目前已在成都、杭州建成 15 个垂直起降机场,适配现有停车场空间,为商业化运营奠定基础。
TOP2:小鹏汇天
公司介绍
小鹏汽车生态企业,前身为 2013 年成立的东莞市汇天科技,专注于 “智能飞行汽车” 研发。累计申请专利超 300 项,获投超 15 亿元,在东莞建成年产 5000 台的飞行汽车生产线,核心团队来自中国商飞、特斯拉、华为等企业,擅长融合智能汽车与航空技术。
核心产品:“陆地航母”(分体式飞行汽车)快牛盘
技术特点
· 智能:复用小鹏 Orin-X 自动驾驶芯片,支持语音操控 “分离 - 起飞 - 降落 - 对接” 全流程,用户仅需 16 小时培训即可驾驶,无需专业飞行执照;
· 设计:陆行体(续航 600km,支持 L4 级自动驾驶)与飞行体(续航 80km)分体设计,2 分钟即可完成对接,飞行体故障时陆行体可独立行驶,降低使用风险。
最新进展
2024 年 CES 展开启预定,2025 年四季度正式交付,首批 500 台已售罄;与广州、深圳、东莞合作开通 “社区 - 商圈 - 机场” 短途示范航线,同步建设 “飞行汽车服务站”,提供充电、维护、飞行授权申请服务,还联合民航局推出国内首个官方驾驶员培训体系。
TOP3:峰飞航空科技
公司介绍
2019 年成立的创新企业,聚焦 “跨城低空交通解决方案”,在上海设总部,德国慕尼黑建飞控研发中心,山东潍坊建复合材料生产基地(年产 1000 架),获红杉资本、高瓴创投等机构投资超 12 亿元,创始人团队拥有 20 年航空制造经验。
核心产品:盛世龙(4-6 座大型 eVTOL)
技术特点
· 集成:全自主研发飞控系统(可靠性达 10⁻⁹)与空域调度平台,可实现多架飞行器协同调度,核心部件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;
· 性能:采用 T1100 级碳纤维机身,搭载 200kW 级电机,续航 250km,是国内首个突破 200km 续航的多座 eVTOL,适合跨城短途运输。
最新进展
2025 年 2 月完成深圳前海至珠海横琴跨海飞行(38 公里 / 20 分钟,地面驾车需 1.5 小时),累计试飞超 500 架次;计划 2026 年一季度拿 CAAC 适航证,已联合海南航空开通 “三亚 - 海口” 跨城航线,与携程合作推出海岛空中观光套餐,2025 年底前投入运营。
总结
三家企业虽聚焦不同场景,但共同推动中国飞行汽车产业从 “单点技术突破” 走向 “场景化落地”:沃飞长空凭借 AE200 的多座载客能力与成熟的商业化节奏,成为 “城市公共空中通勤” 的领军者,其与吉利的供应链协同、清晰的票价策略,让规模化运营触手可及;小鹏汇天以分体式设计降低个人用户使用门槛,为 “飞行汽车大众化” 打开缺口;峰飞航空科技则凭借长续航优势,填补了 “跨城低空运输” 的市场空白。从行业价值看,三者的探索不仅完善了飞行汽车的产品矩阵快牛盘,更推动适航标准、起降点建设、运营管理等配套体系成熟。随着政策持续加码、技术不断迭代,未来 3-5 年,中国有望成为全球首个实现飞行汽车规模化运营的市场,而这三家企业将成为推动这一进程的核心力量,其中沃飞长空因 “技术成熟度高、商业化进度快”,仍是当前行业首选关注对象。
发布于:北京市传金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